“复线系数”的版本间差异

来自珠海交通维基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网页编辑 高级移动端编辑
第1行: 第1行:
复线系数,全称'''线路复线系数''',直观若干条公交线路之间重复站点的比例,侧面反映两条或多条线路之间的重叠关系。
+
复线系数,全称'''线路复线系数''',直观反映若干条公交线路之间重复站点的比例,侧面反映两条或多条线路之间的重叠关系。
 +
==复线系数计算==
 +
===计算公式===
 +
现有A、B两条线路,复线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:
  
==计算公式==
+
V<sub>A-B</sub>=S<sub>同</sub>/min(S<sub>A</sub>,S<sub>B</sub>)
现有A、B两条线路,复线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
+
 
*V<sub>A-B</sub>=S<sub>同 </sub>/min(S<sub>A</sub>,S<sub>B</sub>
+
式中
**式中:
+
 
***V<sub>A-B</sub>——A、B线路之间的复线系数;
+
V<sub>A-B</sub>——A、B线路之间的复线系数;
***S<sub>同 </sub>——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数量;
+
 
***S<sub>A</sub>——A线路站点数量;
+
S<sub>同</sub>——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数量;
***S<sub>B</sub>——A线路站点数量;
+
 
****注意:双向线路的单边站点按0.5个站点计算;环线站点按1个站点计算。
+
S<sub>A</sub>——A线路站点数量;
 +
 
 +
S<sub>B</sub>——B线路站点数量。
 +
 
 +
注意:双向线路的单边站点按0.5个站点计算,环线站点按1个站点计算。
  
 
===计算示例===
 
===计算示例===
 
A线路全程共有23个站点,B线路全程共有20个站点,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共10个,则A、B线路的复线系数为:V=10/min(20,23)=0.5。
 
A线路全程共有23个站点,B线路全程共有20个站点,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共10个,则A、B线路的复线系数为:V=10/min(20,23)=0.5。
  
换言之,该线路有50%停靠站点重叠。
+
换言之,A、B线路有50%停靠站点重叠。
  
 
==指标意义==
 
==指标意义==

2021年12月24日 (五) 17:55的版本

复线系数,全称线路复线系数,直观反映若干条公交线路之间重复站点的比例,侧面反映两条或多条线路之间的重叠关系。

复线系数计算

计算公式

现有A、B两条线路,复线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:

VA-B=S/min(SA,SB)

式中

VA-B——A、B线路之间的复线系数;

S——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数量;

SA——A线路站点数量;

SB——B线路站点数量。

注意:双向线路的单边站点按0.5个站点计算,环线站点按1个站点计算。

计算示例

A线路全程共有23个站点,B线路全程共有20个站点,A、B线路相同且连续的站点共10个,则A、B线路的复线系数为:V=10/min(20,23)=0.5。

换言之,A、B线路有50%停靠站点重叠。

指标意义

一般而言,两条线路复线系数越高,证明两条线路重复率高,应在线路优化调整中予以考虑调整局部走向。

珠海公交线网复线系数较高的成因

道路限制

  • 珠海山体、水系密布,是典型的组团式城市,组团之间的通道较少,如珠海市区至西区高度依赖珠海大道、市区到唐家湾高度依赖港湾大道等,这导致了跨区长线普遍存在复线系数较高的情况。

“长短线”、“区间线”、“分支线”模式

  • 以下列举部分案例:
    • 拱北—香洲—金鼎:10路与32路互为长短线关系,复线系数高达90%;10路与10A路互为主线—分支线关系,复线系数高达80%。
    • 海虹总站—湖心路口—平沙:B345路复线系数高达97%;B3204路复线系数高达98%。
    • 市区—湖心路口—珠海港:B2605路复线系数高达90%;541路与605路复线系数高达97%;

公交快线

  • 快线理论上不连续的站点较多,复线系数较低,实际上仍有不少线路走向接近。
    • K10路、G80路走向完全一致,只是G80路跳过部分K10路站点。